备案要点大不同!算法备案和大模型备案区别
- 更新时间:2025/04/28
- 点击量:24
一、提交路径以及提交材料
算法备案
主要通过线上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进行申请。由国家网信办审核,审核通过后获得备案号并进行公示。备案主体需在该系统中提交材料包括
1.营业执照副本
2.法人身份证
3.算法安全负责人身份证、工作证明
4.算法备案承诺书
5.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
6.拟公示报告等
大模型备案
线下向属地网信办(省市级)提交备案申请,审核通过后拿取申请表。企业需要准备一系列材料包括
1.《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上线备案申请表》
2.《安全自评估报告》
3.《模型服务协议》
4.《语料标注规则》
5.《关键词拦截列表》
6.《评估测试题集》等
然后前往属地网信部(省市级)指定的地点提交材料并按要求进行后续流程。属地网信办(省市级)审核通过后上报至国家网信办审核,审核通过后获得备案号并进行公示。
二、覆盖范围
算法备案
1.个性化推荐
2.调度决策
3.深度合成
4.排序精选
5.检索过滤
大模型备案
主要针对的是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向境内公众提供生成内容服务,且提供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组织、个人。
三、产品阶段
算法备案
在产品初期可以同步申请算法备案,同时产品开发中、产品测试、产品已完成上线都可以进行算法备案。
大模型备案
需要产品已经达到上线前最后阶段,已经完成内测,有可对外展示的产品或demo才能申请备案。
四、时间周期
算法备案
网信办平均3个月公示一批次备案号,企业可据此及时了解备案进度和结果。从提交申请到最终公示备案号,整体周期相对较短,但如果提交时间靠后或存在驳回情况,备案周期会更长。假设企业在某一批次提交申请且顺利通过审核,可能在3个月内就能获得备案号;若因材料问题被驳回修改后再次提交,时间就会延长。目前我司最快2个月左右可以通过算法备案拿到备案号。
大模型备案
大模型备案周期为6-8个月左右,时间跨度较长,且由各地网信部门发布通过的大模型备案信息,企业需密切关注当地政策动态。在省级网信审核阶段,驳回情况会比较多,需要不断根据反馈修改完善材料和模型,以满足备案要求。目前我司最快6个月左右就可以通过大模型备案。
五、备案的必须性
算法备案
如果不备案的后果: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的第21、22条,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的第31、32、33条,可能给予以下处罚:整改、警告、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责令暂停信息更新、撤销备案、注销备案、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治安处罚。备案了就证明安全性和符合法律规定。
大模型备案
为了数据(用户数据安全)、使用安全同时可以提高公司的融资和招标中标几率,增强企业的影响力以及企业信用安全背书等。也有相关地区的政策奖励。

何先生
专业咨询顾问
- 13380218435
- 757122819@qq.com
- 佛山市三水区城中摘星楼